邵阳龙门吊检测机构 射线探伤检测第三方检测 不锈钢管检测机构
钢水包焊缝(如壳体拼接焊缝、水口与壳体连接焊缝、吊耳焊接焊缝)是结构薄弱点,需采用 “磁粉检测(MT)+ 超声波检测(UT)” 组合方式,覆盖表面及内部缺陷,避免焊缝开裂导致钢水泄漏。开展磁粉检测(针对表面及近表面缺陷),检测范围包括所有焊缝表面及两侧 20mm 范围内的母材(热影响区),检测前需清理焊缝表面的焊渣、飞溅(用钢丝刷清理),表面粗糙度需≤Ra25μm。采用湿磁粉法(磁粉浓度 10-20g/L),配合磁轭探头(磁极间距 100-200mm),对焊缝进行 “交叉磁化”(横向、纵向各磁化 1 次),确保磁场覆盖所有缺陷方向。重点排查焊缝裂纹(磁痕呈线性、边缘尖锐,任何长度的裂纹均需标记)、未熔合(磁痕呈条状,边缘模糊,长度>10mm 需判定为不合格)、表面气孔(磁痕呈点状,单个直径>3mm 或密集分布需处理)。随后开展超声波检测(针对内部缺陷),采用纵波直探头(频率 2.5-5MHz)和斜探头(K 值 2.0-2.5),对焊缝进行 扫查,重点检测焊缝内部的未焊透(多位于对接焊缝根部,表现为底波下降或消失,深度>壁厚 10% 需返修)、内部夹渣(表现为缺陷波杂乱,单个面积>100mm² 需处理)、内部裂纹(缺陷波连续且尖锐,需确定裂纹深度、长度)。检测需依据 NB/T 47013-2015《承压设备无损检测》,焊缝合格等级需达到 Ⅰ 级(无任何裂纹、未焊透,内部缺陷尺寸符合限值);若发现不合格缺陷,需标记位置(距焊缝起点距离、深度),并监督返修(返修后需重新检测,直至合格)。
邵阳龙门吊射线探伤检测

按检测阶段划分的重点项目
集箱在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,受力状态和缺陷风险不同,检测项目的覆盖范围与比例会针对性调整。
1. 制造阶段检测项目(出厂把关)
核心项目:实现 “全范围覆盖”,确保出厂无先天缺陷。
母材检测:原材料(如无缝钢管)需 UT 检测,排查内部分层、夹杂。
焊缝检测:纵缝、环缝 RT+UT 检测(双方法验证,避免单一方法漏判);所有角焊缝 MT/PT 检测。
试板检测:同步焊接试板,按与集箱相同标准检测,验证焊接工艺可靠性。
2. 安装阶段检测项目(现场组装验证)
核心项目:聚焦 “现场焊接接头”,排查组装过程中的新增缺陷。
现场环缝: UT 检测 + 不少于 20% RT 抽检(重点验证对口精度和焊接质量)。
接管角焊缝: MT/PT 检测(现场焊接空间受限,易出现表面缺陷)。
母材损伤排查:安装过程中可能碰撞的区域,需补充 PT 检测,排查表面划痕或变形。
3. 运维阶段检测项目(定期风险排查)
核心项目:按 “风险优先” 原则 “抽检”,重点关注长期运行后的老化缺陷。
高风险焊缝:高温高压集箱(如过热器集箱)的环缝、接管角焊缝,UT+MT 联合检测,抽检比例不低于 20%。
缺陷修复部位:历史修复过的焊缝及周边 200mm 范围, RT/UT 复检。
腐蚀敏感区域:介质流速高、腐蚀性强的接管焊缝,补充 PT 检测,排查应力腐蚀裂纹。
龙门吊射线探伤检测机构

焊接工艺评定项目:
1. 试验准备
在预焊接工艺规程批准后,进行焊前的准备工作
2. 试件施焊
焊前准备工作完毕,由施焊人员根据预焊接工艺规程进行施焊,技术人员负责对施焊过程进行记录。
3. VT外观检测:
试验目的:检查焊缝表面有无缺陷。
试验方法:有肉眼或放大镜观察试件接头的表面。
4.无损检测:
试验目的:检查焊缝表面和内部有无缺陷。
试验方法:表面缺陷-磁粉检测(MT)渗透检测(PT);内部缺陷-超声探伤(UT)射线探伤(RT)
5.实验室检测项目:
拉伸测试,弯曲测试,冲击测试,硬度测试,低倍金相测试
6. 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报告